联系我们
about us
联系电话:0451-81816850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路184-2号(友谊宫斜对面)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外伤康复
:2023-02-17 13:29:00
脑栓塞是一种平时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平时是危害很大的继发性疾病。平时如何更好地预防呢?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只要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让我们更好的远离疾病的危害。
脑梗塞是老年人瘫痪最常见的原因。能否定期追踪其发作,对预防有很大帮助。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密切相关。脑梗塞的发生是有规律的。专家接诊了上千名脑梗死患者,发现脑梗死根据发病时间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血流动力学型脑梗塞,多发生在后半夜。患者通常在半夜或清晨醒来时发现四肢不灵活时才知道自己患有脑梗塞。此类患者常有高粘血症,血流过慢是主要原因。血流越慢,粘稠度越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会加剧血流减慢,进而形成血栓。
由于人体血液黏度的昼夜变化曲线在后半夜最高,下午最低,所以脑梗塞的发病率是从后半夜到凌晨最高。另一类是在剧烈活动或情绪变化时发生的动脉栓塞性脑梗塞,主要与血流剧烈波动有关。患者常在活动时突然头晕、头晕。这些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压,白天血压波动很大。发作的时间也与一天中血压升高的时间一致。清晨型高血压患者早上起床后易发病;午后高血压型好发于下午;运动后高血压型容易在兴奋时发生脑梗塞。两大原因固执。作为脑梗死的主要原因,血液粘度和血压的昼夜变化受生物钟调节,因此生物钟与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有关。夜间,人体的肌肉、骨骼等运动器官处于休息状态,血流量减少,内脏血流量增加,尤其是肾脏的血流量明显增加。血液流经肾脏后,水分被滤出,血液被浓缩。增长机制。正常人晚上睡觉时血压明显下降,修复白天血压波动过大造成的血管损伤,而高血压患者却失去了这种能力。变化的规律使动脉得不到休息,容易形成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脑梗塞的发生。
预防可以有针对性。为此,专家认为,脑梗塞的预防有两个要点。一是病因的预防,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治疗;血液粘稠度和血压波动过大。后者与生物钟有很大关系。当然,一味地降低血液粘度并没有什么好处。有些人一年只靠输液1-2次来降低血粘稠度,没有效果。徐主任推荐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晚睡前喝一大杯水(500-1000ml),以降低夜间血液粘稠度。有些患者担心夜尿会影响睡眠。其实这恰恰说明肾脏的保水能力已经出了问题,更有可能在后半夜血液粘稠度升高。因此,睡前应多喝水。此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降脂药、降纤维蛋白原药进行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观察其生物钟对血压的调节特点。通过观察一天内的血压波动,也可以去医院做一个血压定量运动诱发试验,判断自己的血压对压力的反应。避免在高峰期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以防脑梗塞的发生。例如,晨起型高血压患者对晨练很有讲究。尽量有人陪伴,不要做过度运动,以防血压波动过大。
以上就是脑栓塞的基本临床症状和发病规律。只有及时有效的治疗,才能避免并发症,更好地远离疾病。